Thursday, June 23, 2022

Swan Song


天鵝之歌

有人臨別秋波,英文會用 swan song 一詞。此源自古希臘時代,那時人們相信瀕死的天鵝都會唱一首優美的歌,因為它們大半生都是緘默的。

提起天鵝之歌,不少人會想起柴可夫斯基的<天鵝湖>組曲,十分動聽,而且結局是大團圓,邪不勝正。但如果要聽優美的哀歌,又有何選擇?

我會建議大家去聽西貝流士的 Swan of Tuonela,有人譯作 <黃泉之歌>,是不錯的手筆。它是那麼寧謐,睡前聽它,日間有什麼情緒都會慢慢平伏,不自覺地悠然走進夢鄉。

Tuonela 是芬蘭神話中的冥界,被一條廣闊黑水河和急流所包圍。黃泉的天鵝在其上莊嚴漫翔和唱詠。

且看樂評人如何描繪這首音樂:「壯闊但憂傷、疑似天鵝的旋律以英國號獨奏開始,先由啞音的弦樂及連擊的弱音鼓聲伴隨。這旋律不時得到來自第一大提琴或中提琴回答的樂句,而樂句可以看成一些靈魂邁向黃泉時發出的離別嘆息。大多時間銅管都隱而不發,直至第一號角突然對旋律的幾個音符作出至為哀慟的回應。音樂慢慢地醞釀,累積至一宏大的高潮,隨即轉為弦樂手用弓背引出的極弱聲音,就像翅膀的輕拍,伴隨著天鵝唱出最終的樂句。弦樂手隨即返回正常狀態,樂曲以大提琴的獨有哀愁作結。」

網上有不同版本。如果你希望一睹北歐神話中的冥界,可以選擇卡拉揚指揮柏林管弦樂團的版本,看看瀕死的天鵝躑躅黑水河上,隱隱而歿。膽小者不宜。

(作者保留版權。)

[附:樂曲欣賞 ] https://youtu.be/HjyLWoJvtME

Thursday, January 27, 2022

Valse Triste

 

網誌:哀傷圓舞曲

     圓舞曲,大家會想起史特勞斯,或是每年維也納的新年演奏會,甚至蕭邦,不會是悲傷的。


     偏偏芬蘭的西貝流士 (Jean Sibelius, 1865-1957)  38 時完成的這首valse triste --- 平日倔強的朋友向我訴,這是一首罕有令她落淚的圓舞曲。

     這首管絃曲,原是1903 年西貝流士替一戲劇作的配樂一部分。翌年,他安排讓它單獨演出,十分成功。

然而,大家可能不常聽到這首圓舞曲。背後的原因是,雖然它面世超過一百年,但由於出版商仍擁有版權,且處處為難演出界 --- 至幾年前仍有樂團因談不攏,須臨陣抽起曲目。

當時戲劇上演時,場刊就有這首圓舞曲的闡述:

「是晚上。在病母床邊守候的兒子,累極進了睡。外面有紅潤的光慢慢地滲進房內:似從老遠來的音樂,與輝光一起偷偷移近,直至一首圓舞曲的片段隱約飄進我們的耳中。睡中的母親醒了,離開了床,身上像舞衣的白色長袍開始靜靜的、慢慢的往來搖曳生姿。她隨著樂曲節奏揮舞雙手,好像召喚著一群隱形的賓客。這群客人此刻現身 --- 一雙雙的奇幻舞者,跟隨著塵世彼岸的華爾玆節奏起舞,不停旋轉,不斷滑行。瀕死的婦人與舞者打成一片,殷切期待他們望向她,然而這些虛幻的客人都避開她的目光。頃刻她好像累極往床裡栽,音樂戛然而止。未幾她又抖擻一下再跳起舞來,動作比前更有力。那些影子賓客再次現形,並隨韻律狂野地迴轉。那荒誕的歡愉達到高潮,直至敲門聲響起,房門迅即敞開。母親哼出望低吟,詭異的客人匿跡,音樂隨即逝去。死亡就站在門前。」

     音樂開始時平淡,至中段優美的主旋律才出現。實在太美了,你渴求再聽到它,以召喚美好的回憶。就像孩提時待在細小的浴盤中,靜靜候著母親進來替我擦背。當旋律再次響起時,已經淚水盈眶 ……

 

27-1-2022

[作者保留版權]

樂曲欣賞(6分鐘) https://youtu.be/Bi4OnSPc3Yc?list=RDMMBi4OnSPc3Yc

Monday, January 10, 2022

Mishima

 

網誌:三島由紀夫

     (小心:含劇透)

     電影<三島由紀夫:最後思辯>是紀錄片剪輯而成。事緣1960年代學生運動方興未艾,1969年左翼學生佔據了校園,邀請了知名的三島在園會堂裡與學生及社運成員辯論。

     提及三島,會令人記起自衛隊、武士道、愛國主義、右派思想。

左、右碰頭,自然會以為出現火花、衝突。學生們頂多廿來,三島那時已四十多,兼數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,人們自然會以為是「老父教子」,挾君臨天下之勢。


然而,電影卻逐漸揭露,三島是帶著哲學思辯心態而來,有條不紊地闡述他的考量。每遇到學生方面的駁斥,他無慍色,並處之泰然。他好像是從已有的經歷而悟出了道理,他來的目的不是求輸贏爭朝夕,而是希望雙方能找出共通之處。

期間更出現了一幕,就是思想偏激的藝術家在台上辯論,手中還抱著嬰孩。至此,過程便出現一個新角度。試想,本來是一對怨偶針鋒相對,現在有孩子夾在其中,態度氣氛自然都會不一樣了。

加上三島就是有那種胸襟,每每遇上相持不下,可以退半步,並作出幽默的回應。

由於種種偶然事情況的出現,辯論的氣氛雖然不無緊張,自始至終卻無暴力,而是具質素的對談。

既然一方左派,另一方右派,雙方價觀自然是天壤之別。那麼,為何要找共通之處?共通之處又是什麼?找共通處是任何理性討論的開始,找不到的話討論就無從談起。例如,辯論中提及「天皇」,就先要搞清楚大家的理解是否一致,無論這牽涉的是實體的天皇,抑或是天皇的象征或符號。那麼,共通之處有嗎?答案是肯定的 --- 例如對手,雙方均有共同「敵人」,就是官僚與財閥。

辯論中對天皇著墨不少,令人聯想到軍國主義。然而,大家都知道日本在戰時犯下的滔天大罪。辯論便因而闡釋了部分日本人之所以仍然需要天皇,是因為戰後日美安保條約的出現,國不再是以前的國,眾人須面對刻下的身分危機。

於是,評價這次辯論便有這樣的總結:熱誠、文字、尊重。自始至終千多在場學生全神貫注,時而屏息聆聽,時而慷慨激昂,與三島的互動十分熱切。辯論中對文字的執著,令人歎為觀止。電影中有評論,那是文字仍有影響力的時代 --- 自此之後,再有沒有對文字如斯嚴謹的對待? 文字之美還在嗎?雙方的互相尊重,更見令人動容,面對僅廿的學生,三島本來可以捉著他們的大小錯處,即時窮追猛打,便可輕易奪得高地。然而,他不慍不火,耐心地出自己觀點,雙方始終沒有下不了台。

如果要舉一個例,公民社會就是這樣。

及後,三島心知路走下去必然與權力發生衝突,必然是違法,結局就只有一途。就是一年多後的事件,三島死時45

 

11-1-2022

[致讀者:本網誌發稿一直是每月兩篇。由於未來可能於另一平台發表隨筆,本網誌的文章將會減少。如有新消息,當會通知大家。感謝各位一直以來的支持!]

Tuesday, December 14, 2021

Love after love

 

網誌:色彩的盛宴

       小時喜歡跟爺爺桌上的香爐添木屑,記憶中木屑燒得慢,待它燒完也要兩三句鐘。

<第一爐香>是戰前香港的一個故事。「請您尋出家傳的霉綠斑斕的銅香爐,點上一爐沉香屑 ……您這一爐沉香屑點完了,我的故事也該完了」。

張愛玲如是開始她這故事,也如是啓動了她的調色版。

故事第一段是寫女主人翁葛薇龍到山頂拜訪姑母。那是春天,除了綠,就是紅:玫瑰、杜鵑花、蝦子紅、滿山的野杜鵑。還有白(欄杆、海裡的大船) 、藍()

第二段也是(玻璃窗)、紅(地磚)、白(房子、圓柱)、藍() ,還加上黃(窗框)

到葛薇龍病中想起,小時和妹妹合睡的黑鐵床,「床上的褥子,白地、紅柳條;黃楊木的舊式梳妝臺;在太陽光裡紅得可愛的桃子式的瓷缸,……

及至葛薇龍與心儀的喬琪喬春宵一刻後,發現喬與傭人睨兒有染,在浴室對睨兒大興問罪之師,只見「小手絹子貼滿了一牆,蘋果綠,琥珀色,煙藍,桃紅,竹青,一方塊一方塊的」。

到秋風起了,「風沙啦沙啦吹著矮竹子,很有些寒意。竹子外面的海,海外面的天,都已經灰的灰,黃的黃,只有那丈來高的象牙紅樹,在暮色蒼茫中,一路上高高下下開著碗口大的紅花。」

最後,冬季,二人行年宵,書中又來一次色彩的盛宴:「藍瓷雙耳小花瓶;一卷一卷的蔥綠堆金絲絨;…… 琥珀色的熱帶的榴糕;拖著大紅穗子的佛珠,鵝黃的香袋;烏銀小十字架; ……

可見,隨著四季推移,已經提供了電影美學的角度。


<第一爐香>電影的一款海報,紅綠二色,是對比、互補色,就如聖誕,有吸引眼球的效果。在色輪上,橙與藍,或黃與紫,也是互補。這一對對的互補色,在電影美學中層出不窮。當然,電影中屢屢見到的中國藍、中國綠,不斷提醒我們那個時代。

車輛在電影中佔了出乎尋常的比例,有不同款式、顏色,著墨少而電影卻盡情發揮。在不同時段、不同車不同的二人、三人組合中,出現的情節推動了整個故事的發展。電影更充分利用狹窄的車廂,描寫眾人在其作困獸鬥,滲透出各人性格、利益、情慾上的交纏。


英國導演大衛連在電影中注入其視覺的印記 (signature) <沙漠梟雄>中的眼睛,<齊瓦哥醫生>中的窗子,<碧海晴天>中的瘸腿。那麼,許鞍華導演、王安憶編劇下,<第一爐香>的視覺印記,可能就是車子。

單單是電影對細節的執著,無論是出現了一兩秒的音樂盒、主人翁對小時家中玻璃球的回憶、大宅筵席的到會烹調、傭人在主子面前的一舉一動、園遊會的眾生相、傭人家人在宅表現出的卑躬屈節、遊艇桌上放的時令飲品,都是屬於一個與別不同的時空。你可以這一切是與那個時空相關的養分,也可糟粕。

無論如何,電影得一看再看。

因為,就如故事中直面葛薇龍一句話:「你來的時候是一個人。你現在又是一個人。你變了,你的家也得跟著變。要想回到原來的環境裡,只怕回不去了。」

 

15-12-2021

[作者保留版權]

 

Wednesday, December 1, 2021

Humour in visual art

 

網誌:視覺藝術的幽默

街上海報看到,明年開始香港全面禁止象牙。雖然事情蹉跎了不少年月,如今總算可以了結。

隨手翻開剛收到、朋友誠意代購的書 The secret lives of colour (中譯本:色彩的履歷書)裡有介紹75種常見顏色的故事,包括象牙色ivory的來龍去脈。一看之下,才醒覺做了傻事 --- 象牙色不就是象牙的色彩,來自象牙;是白色添少許黃,卻又沒忌廉色那麼黃。

書中同一頁提到一個故事,就是十九世紀初在蘇格蘭西面一個小島 (Isle of Lewis) 出土了一套78件的象棋(以及其他棋子),主要用海象牙製造,今稱之為Lewis Chessmen,分析結果是12世紀挪威的製作。網上看它們的照片,看到後不禁笑起來:其中一隻「皇后」,手托著腮,面帶驚惶;又有幾隻「車」,都露出一排牙,正咬著手持的盾牌;另有一隻「車」,緊張地將臉朝左,好像從那方向聽到怪聲;其他許多棋子表情各異,髮型也有不同,衣服的摺紋更表達得多姿多采。總之,每一隻都栩栩如生,難怪其複製品或變種已成商品,市面有售。

幽默的視覺藝術,歷史悠久,隨手在網上可搜到。以下照片取材自法國南部的一所十一世紀修道院:

這令人聯想到柬埔寨哥窟牆上的石刻,石窟建於十二世紀。石刻的題材不少是宣揚戰功的。一般人想起兵凶戰危,左右兩邊敵我針鋒相對下氣氛必然是繃緊嚴峻的。然而,工匠總能找到空隙,留下一些個人或另類的印記,將緊張的情緒紓緩下來。這裡可以看到,大敵當前,士兵還可有不同面向,或交頭接耳、或面授機宜。

下一幅更有趣、匠心獨具,小人物總能突圍而出輕易吸引眼球!

「幽默」一詞出現於《楚辭》〈九章.懷沙〉:「眴兮杳杳,孔靜幽默」,意思是靜寂無聲。這與民初林語堂(18951976)以音譯英語humour為「幽默」有所不同。林解釋:「凡善於幽默的人,其諧趣必愈幽隱;而善於鑒賞幽默的人,其欣賞尤在於心靜默的理會,大有不可與外人道之滋味。與粗鄙顯露的笑話不同,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」。所以現今「幽默」二字,可理解為有趣兼意味深長。

當然,歷代書畫也不乏幽默之作。台灣故宮博物院2017年曾將一些玩味有趣的作品展出。以下是個人較欣賞的:

宋 梁楷 潑墨仙人

潑墨仙人,[]梁楷(活躍於13世紀上半葉)

畫中仙人坦胸露腹,步履蹣跚。全作不求形似,卻能生動傳神。神來之筆是仙人酒後的醉醺醺與陶陶然,全都顯露在五官緊聚的笑當中,以極小面積的臉部表情,成就全畫幅的焦點

明 沈周 貓

[] 沈周(14271509

作者揚棄了貓常有的盤曲動作,刻意將貓捲曲成圓形,前端以簡筆方式鉤畫趾,表現了調皮情態,一氣呵成。

清 華喦 蜂虎

蜂虎 []16821756

草地上老虎低頭屈身,尾下垂,舉前爪,顯出遇蜂來襲避不及,既怕受傷又無奈,實在可憐。這完全顛覆了傳統上老虎威風凜凜的形象。作者運用體積和老虎不成比例的細蜂,創造了如此戲劇性的畫面。

清 無款 豐綏先兆圖

豐綏先兆圖 [] 佚名

以捉鬼知名的鍾馗,面容貌醜,攬鏡自照自己也不免驚訝,讓人不禁莞爾。饒富趣味的是被壓坐的四名小鬼竟無害怕之情,只是無可奈何。

國人也經得起嘻笑怒罵。

 

2-12-2021

[作者保留版權]

 

Monday, November 15, 2021

Eternally younger than those idiots

 

網誌:遠比那些笨蛋年輕

1119日,是徐志摩逝世九十周年。近日重讀徐志摩,竟然碰上了「躺平」這個詞。躺平二字於本年四月在地網站一篇文章出現,未幾便普及火熱起來。意思大概是無欲無求,不論對方做出什麼,自己心都無波瀾,不會有任何反應或者反抗。行為上,不買房、不買車、不談戀愛、不結婚、不生孩、低水平消費。其他地方/國家也有體現,英國的NEET (Not in education, employment or training)、日本的低欲望社會、美國的 Boomerang kids便是。

徐志摩(1897-1931) 。他的情愛史上,有三個女人。第一個是髮妻,雖然替他生了孩子,兩人感情並不好。1920年徐赴英唸書,碰上16的林徽因 (1904-55) ,即窮追不捨,並要求妻子離婚。妻子當時已懷胎,卻從容大度,二人於兩年後離異。而林1922年返回中國,1928年嫁給梁超之子思成。林離英同年徐亦回國,20年代中期搭上人妻陸小曼,1926年後者離婚後,二人遂結連理。

大概是念念不忘,1931年徐為參加林徽因的建築學講座,乘飛機自南京赴北平,途中墜機身亡。

徐死前四個月,寫了一封信給林,其中有這一段:

「雨下得兇,電話電燈會斷。我討得半根蠟,匐伏在桌上胡亂寫。上次扭筋的有些生痛。一躺平眼睛發跳,全身的脈搏都似乎分明的覺得。再有兩天如此,一定病倒 --- 但希望天可以放晴。」…… 下署「痛人」

當然,一世紀前的躺平與現今世代的躺平不同。彼時也,是身體、物理上的躺平,今時的躺平多了概念、心態上的理解。以前欲望是正常,現在是低欲望。

然而,兩者相同之處,是無論往昔或當下,青春始終是無敵。往昔徐志摩如是 --- 看看他的情史。今日的年青人也如是。青春擁有的是時間,沒有的是包袱,所以可浪費得起,可奢侈得起。因為,躺平之後,始終都要站起來,往前走。


君不見,日本電影<永遠比那些笨蛋年輕>中牽涉的年輕人,不論站著、坐著、睡著,給人的印象都是躺平。

電影中的擄拐者,就是敵不過青春。儘管他們對弱者施虐,光陰始終無情,身體總是隨時間衰敗,精神總是受惶恐煎熬侵蝕,最終淪為笨蛋。

所以,不用怕,因為永遠比那些笨蛋年輕。

 

16-11-2021

[作者保留版權]

 

Tuesday, October 26, 2021

Chopin controversy

 

網誌:嫖娼?蕭邦?

第十八屆蕭邦大賽剛結束,本地報章不見廣泛報導,倒是第十四屆冠軍金獎李雲迪(1982年出生) 嫖娼一事霸佔了眼球。

這篇網誌當然不是談嫖娼,而是談蕭邦獎 --- 為何亞裔鋼琴家能屢屢得獎 --- 本屆冠軍是加拿大籍華裔劉曉禹 (Bruce Liu, 1997年出生)。而逝世不久的傅聰(1934-2020) 1955年第五屆的第三名。

最直接的答案可能是:亞洲人與生俱來,加上家庭的耳提面命,已經與蕭邦在精神上很接近,而且亞洲人多能埋首苦練,所以 ……

這似乎有些牽強,因為從未聽過蕭邦受任何東方哲學思想影響。而能入圍蕭邦大賽,不是等閒之輩,不單是靠苦練的。

也不單是靠聽留聲機、唱片或CD,便可修煉成功,否則便毋須千辛萬苦、遠涉千里到處尋名師指點了。

要溯源,得由愛國詩人蕭邦 (1810-49) 開始。他前半生住在波蘭華沙,20後下半生住在法國巴黎。於是我們就要聚焦波蘭、法國兩個地方。蕭邦去國之後,對祖國念念不忘,出名的一系列馬祖卡舞曲(mazurka) ,是波蘭本土特有,三拍之中重音落在第二或第三拍,而非第一拍。歷屆蕭邦大賽評審均對馬祖卡的演繹十分重視。

傅聰的蕭邦淵源是:師承意大利名家,唯他1953年已遠赴華沙深造,復兩年獲第五屆蕭邦大賽的第三名,兼奪特設的馬祖卡獎項。

劉曉禹雙親來自北京,在巴黎邂逅並誕下他。他七時整家遷往加拿大蒙特利爾,屬法語系的魁北克省。他的老師包括在蒙特利爾大學任教的鄧泰山。鄧泰山(Dang Thai Son) 1958年越南河出生,幼年身為音樂教授的母親授琴,而1954年之前越南仍是法屬殖民地。鄧是1980年第十屆蕭邦大賽冠軍,亦是奪此殊榮的亞洲第一人。

李雲迪方面的溯源比較曲折,由於資訊不全,此處有推斷成分。簡言之,他國出生,鋼琴老師為但昭義(1940-)。記錄上但昭義沒有出國留學,然而他師承周廣仁(1928-),後者生於德國,青年時代在上海學習音樂,19511956年兩次在前東德國際比賽獲獎,風格應屬德奧系,與法國或波蘭風格明顯不同。剩下來的線索是李雲迪2000年赴賽前曾受業於香港鋼琴家蔡崇力,而眾所皆知,蔡是蕭邦演繹名家,八時已在父親指導下開始彈奏蕭邦。

回到本屆大賽,劉曉禹技巧全面,無論是纖細敏感、或寬宏大度都兼顧有餘,奪魁是眾望所歸。令人詫異的,倒是得獎者中,竟然多了些「大腦」的、沉思型、重分析的好手,如第二名的 Alexander Gadjiev, 賽前有樂評家指他的風格根本不宜參賽; 與及第四名的 Aimi Kobayshi 小林愛實上屆入了決賽,賽後曾想過放棄鋼琴,本屆卻破釜沈舟,易弦更張!


另外一位,得在此一提。由於本屆大賽開始在視訊媒體上播放,有天晚上我便隨著每位參賽者逐一登台,洗耳恭聽。每一節的播放時段總有三、四小時,樂曲亦不時重複,有時會昏昏睡去。迷迷糊糊間我竟然被那些不只一次的「留白」驚醒。細看下,演奏者原來是來自台灣的張凱閔 (Chang Kai-min),是鄧泰山徒下。他就是那種罕見、能跳出框框,懂得用另一角度看樂曲,卻沒有離經叛道的傢伙,令人耳目一新。有樂評人說,在他的音樂中聽到那種少有的蕭邦憂傷,如久旱逢甘。他縱然入不了決賽,但這又何妨?年僅廿,他已經替我們搭建了另一天地! 

 

27-10-2021

[作者保留版權]

[] 張凱閔的演出:

第一輪https://youtu.be/vMr1lmVf9ys

第二輪https://youtu.be/sC1Mjd2byQs